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读研那会儿,导师隔三差五就念叨:“你们写东西注意点啊,最后查重用维普,别不当回事儿!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。当时心里还嘀咕:查重系统不都差不多吗?知网、万方、维普,有啥大区别?干嘛非得强调维普?维普查重
后来自己用了,也帮导师审过师弟维普查重师妹的论文,才慢慢咂摸出点味儿来。导师们偏爱维普,还真不是随便说说。首先,期刊这块儿是真硬气。维普本身就是做期刊起家的,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那叫一个全。很多特别专业的、地方性的期刊,甚至一些年代久远点的文献,维普那儿都可能找得到。这意味着啥?意味着你引用了那些稍微冷门点、但质量不错的期刊文章,在维普这儿更容易被比对出来。导师们看重的就是这个“查得深、查得细”,特别是理工科、医学、农学这些领域,期刊文献是重中之重。维普毕业论文查重
其次,感觉维普在算法上对“连续重复”抓得比较严。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就是换了个说法,或者调整了下语序,在别的系统可能侥幸过关了,但在维普这儿,就可能给你标红了。这种严格,对学生来说可能挺“痛苦”,觉得它太较真。但对导师来说,恰恰是优点。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真正消化了文献,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,而不是玩文字游戏。维普这种“较真”,某种程度上是在帮导师把关学术表达的原创性。
还有一点,可能跟学校合作有关。很多高校图书馆都买了维普的数据库,查重系统也整合进去了,老师们用起来方便,流程也熟悉。久而久之,自然就形成了习惯和偏好。所以啊,导师总提维普,真不是故意刁难。它那个庞大的期刊库和相对严格的比对方式,在老师们眼里,确实是检验论文原创性和文献引用规范性的一个重要工具。理解了这个,下次再听导师提维普,心态可能就平和多了——人家是为了你的论文质量把关呢!
上一篇:查重这事儿就像体检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