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眼瞅着论文要定稿提交查重了,心里是不是有点慌?生怕重复率超标被打回来?别急,在上传维普查重之前,老老实实做好这几件事,能帮你把重复率稳稳地压下来一大截,避免无谓的返工和焦虑!维普论文检测
第一件事:彻底“清洗”参考文献格式!
为啥重要? 维普查重系统非常“聪明”,它能识别规范的参考文献引用。如果你在正文里引用了别人的观点、数据、结论,并且在引用处正确加了[1][2]这样的上标角标,同时在论文末尾的“参考文献”部分,严格按照学校要求(比如国标GB/T 7714)的格式,完整、准确地列出了这些文献的详细信息(作者、题目、期刊名、年份、卷期、页码等),那么这部分被引用的内容,虽然也会被系统检测到重复,但通常会被算作“合理引用”,在“去除引用复制比”里给你扣除掉!反之,如果你格式乱七八糟,角标缺失、参考文献信息不全或格式错误,系统很可能识别不出来你这是引用,直接当成抄袭算进重复率!那可就太冤了!
怎么做? 逐条核对!每一处正文的引用标记([1])是否和参考文献列表里的条目[1]一一对应?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(标点、空格、斜体、缩写等)是否符合规范?别嫌麻烦,这是避免“误伤”的关键一步!用Word的交叉引用功能或者文献管理软件(如EndNote, NoteExpress)能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。
第二件事:规范处理“自己的东西”!
啥意思? 如果你之前发表过小论文、或者毕业设计的前期报告等,并且这些内容被你写进了毕业论文里,这也算重复! 系统可不管你是不是原作者,只要数据库里有,它就标红。这叫“自我抄袭”或“一稿多投”,也是学术不端的一种。
怎么做?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自己已发表的内容,务必在正文中明确说明! 比如写上“该部分内容基于作者已发表的论文[你的文献编号]进行了扩展/修改...”。同时,在参考文献里也要规范列出你自己的这篇论文。这样,系统虽然还是会检测到重复,但评审老师能理解这是合理使用。
第三件事:处理“非正文”部分!
学校要求排除的部分: 通常封面、独创性声明、授权书、目录、致谢、参考文献列表本身,这些部分学校在最终查重时会设置排除(具体看学校规定)。但在你自己用维普初查时,上传的文档可能默认包含了这些部分。
怎么做? 自己查重时,建议先删除这些部分再上传! 只保留中英文摘要、正文(从引言到结论)、以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列表(因为引用识别需要它)。这样可以避免这些非核心内容(尤其是目录、致谢里可能出现的通用表述)被无辜计入重复率,让你得到更接近学校检测结果的真实重复率。
第四件事:避免“低级错误”导致重复!
公式、图表、代码: 维普主要是查文字。纯公式(用公式编辑器写的)、图表里的文字(除非是截图里嵌入了文字)、程序代码,一般不会被当文字查重。但如果你把大段代码直接当文字贴在正文里,那就有可能被查。
特殊名词、法律法规、专有名词: 像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、“科学发展观”、“DNA双螺旋结构”这类固定表述、术语、法律条文,不可能改写,重复是正常的。系统通常有阈值(比如连续多少字才算重复),短的名词术语一般不会单独标红。如果整段法规照搬,那肯定不行。
网络用语、口水话: 别以为网上抄来的口水话、流行语系统查不到!维普的数据库包括互联网资源的。
第五件事:务必!务必!自己先通读一遍!
目的: 找找那些你自己都觉得“眼熟”、感觉像是从哪篇文章里看来的句子或段落。特别是背景介绍、概念定义、研究方法描述这些容易“撞车”的部分。
怎么做: 用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论文,问问自己:“这句话是我自己想的吗?还是潜意识里记住了别人写的?” 觉得可疑的地方,提前改写或标注引用。维普网论文检测系统
把这些准备工作做扎实了,等于是给你的论文穿上了一层“防弹衣”,再去查重,心里就踏实多了,重复率爆表的风险大大降低!磨刀不误砍柴工,切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