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全部 97 公司动态 50 行业动态 47

二次查重的那些坑

时间:2025-09-09   访问量:1004

很多人以为改完重查就万事大吉,其实二次查重藏着不少坑。某同学第一次查重22%,按要求修改后信心满满地再次检测,结果出来一看——25%!不降反升。排查发现,他在修改时大量使用了某位名家的表述方式,而这些表述恰恰在维普的比对库中有记录。维普网论文检测系统

更常见的是"越改越像"的怪圈:有同学为了降重,把"A促进B"改成"B在A的作用下得到提升",又把这句话改成"A对B产生显著的催化效应"。单看每个版本都不同,但系统升级后能识别这种"套娃式改写",反而会标记为"疑似系统性洗稿"。

时间差也是个问题。某毕业生4月1日查重是8%,4月15日提交时却被导师打回来说查重超标。原来这半个月里,维普数据库新收录了八十多篇相关论文,其中一篇的文献综述部分与他的论文高度重合。这就好比刚洗完车就遇上洒水车,只能自认倒霉。

最冤的是"被入库"情况:某研究生参会发表的论文摘要被收入会议论文集,半年后自己写大论文时用了相同内容,查重时居然被系统标记为"与已发表文献重复"。好在维普提供"作者本人文献排除"服务,但需要提前提交证明材料。

维普论文查重入口


上一篇:查重系统的"盲区"与"雷区"

下一篇:跨语言查重的神奇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