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理工科的同学,尤其是搞计算机、数学、物理、工程的,是不是觉得维普查重对你们有点“水土不服”?辛辛苦苦写的代码、推导的公式、画的数据图,一查重,也可能标红!这咋整?难道自己写的代码、算的数据也算抄?别急,这是理工科论文查重的“特殊战场”,得用特殊战术。
为啥这些内容容易“中招”?
代码段:
通用结构和库调用: 初始化、循环、条件判断、调用标准库(如import numpy as np
),这些写法大家几乎都一样。
经典算法实现: 排序、搜索、特定数值计算算法,标准实现代码高度相似。
开源代码片段: 如果使用了开源项目代码(即使只是片段)而未声明,会被识别。
数学/物理公式:
标准公式和定理: 牛顿定律、麦克斯韦方程、傅里叶变换…这些标准表达式全球统一,不可能改写。
推导过程: 某些经典定理的推导步骤是固定的。
数据图/表:
标准图表类型: 柱状图、折线图、散点图的呈现方式本身有规范。
相似数据趋势: 如果实验条件相同,得出的数据趋势图可能看起来相似。
应对策略:不是“硬改”,而是“说明”和“突出个性”!
代码部分:维普论文查重入口
在代码文件开头或关键函数前,清晰注释说明核心算法/功能的来源。
在论文正文描述该代码时,同样要规范引用相关算法文献或开源项目。
如果是完全自创:# 以下为作者原创实现的XX算法
如果是基于经典算法修改:# 本函数基于XX算法[参考文献X]实现,并在XX部分进行了如下优化:...
如果使用了开源代码:# 此部分代码参考/修改自[开源项目名] (项目链接或LICENSE声明),特此说明并致谢。
规范注释和声明:
突出你的创新/修改: 在注释和论文正文中,重点说明你对标准代码的独特修改、参数优化、功能扩展或应用场景适配。这才是价值所在!
附录呈现: 将完整或关键代码放在附录。维普查重主要针对正文文字,附录代码的重复检测通常单独处理或权重不同(需确认学校要求),且通过注释已说明来源。
公式部分:
标准公式直接使用,无需改写: 这是知识共识。在公式后或正文中首次引入时,标注其标准名称和提出者(如果重要)。例如:“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(F=ma)...” 或 “采用傅里叶变换公式如下[见公式X]...”。
你推导的公式是重点: 如果论文包含你自己推导的新公式或对现有公式的修正,务必清晰阐述推导思路、前提假设和最终形式,并强调其新颖性。维普对此类独特内容无法标红。
规范使用公式编辑工具: 确保公式在系统中以可识别的数学符号格式存在(而非图片),方便查重系统识别其为公式而非普通文字。
数据图/表:
图表标题和注释清晰标明:图X. 本研究在XX条件下获得的XX结果图
。
在正文中强调:“如图所示,本研究的数据表明...”。
如果是引用他人数据,必须明确标注来源!
强调数据来源和独特性:维普论文查重入口
突出图表中的“你的发现”: 在描述图表时,不要只复述“从图X可以看出A比B高”,要结合你的分析:“图X清晰地显示,在XX条件下,A参数显著高于B参数(提高了X%),这支持了我们关于XX的假设/揭示了XX新现象...”。分析是你独有的!
图表设计体现细节: 虽然基本类型相同,但坐标轴范围、刻度、颜色方案、标注样式等细节可以体现你的精心设计和论文特色。
核心原则:
尊重标准: 承认通用代码、公式、图表规范的客观存在。
清晰标注: 对非原创元素(如使用开源代码、引用标准公式)进行规范说明。
强调原创: 将笔墨和查重关注点引导至你独特的算法改进、公式推导、数据分析与解读上。
利用格式: 善用注释、附录、规范引用等方式区分内容性质。
理工科的查重,不是要你把标准代码改成乱码、把F=ma写成“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”(更糟!),而是通过规范标注和突出个性化贡献,让查重系统和答辩老师都能清晰地看到:哪里是共享的知识基石,哪里才是你垒上去的那块独特的砖。